Zen 2架构的三代锐龙评测从去年一直鸽到现在,越晚的才是最新鲜的不是么,稍后会跟大家分享这颗Ryzen 9 3950X+ROG C8H的评测, 这里先简单来个CPU开箱!
AMD到今天最应该感谢的除了眼前从Intel平台转投过来的用户之外,还包括Zen架构第一代Ryzen的用户,第一代线撕的用户,还有更早Bulldozer的用户,Phenom II等等的用户。多年来的CPU领域,AMD的逆风牌套路到今天翻身之后让对手看呆,各种Zen 2踢爆牙膏九代酷睿的段子也是满天飞,Intel显然底子不止于此,Zen 1是里程碑,Zen 2同样是里程碑,我并不算什么粉,作为一个多年Intel平台的用户,对于这两代Zen感触还是很深的。
X2 5000+、Athlon 550、Ryzen 9 3950X 满满的故事
当年Athlon K7的那波用户 是不是有的两鬓都斑白了
速龙64 x2 5000+ ,AMD当年逆风牌的代表 多少人因为便宜选择了AMD 而不是性能
现在选择AMD依然是因为便宜  性能方面之后评测中聊
比之前的Ryzen有质感多了 但这么大盒子 里面填充的都是泡沫有点失望了
放个手办不好么 不要Ruby的,要Lisa的 
目前Ryzen 5/7/9的三代锐龙全都拥有24条PCIe 4.0通道
包装上的Ryzen 9是立体浮雕效果
Ryzen 9的使命就是,上怼9980XE 下怼9900KS
这代线撕真的很寂寞,感觉在等十代至尊版的酷睿带着液氮来战! 
开箱
老司机只会被Ryzen不变接口的诚意所打动 根本不会在意什么拔散热器的问题
Ryzen 9 3950X的独特定位让对手在这个性能级别上很尴尬
相爱相杀 IA一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