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市場上一直有種機型,採用不可換鏡頭加上高倍率變焦的機身,一般人將之稱為類單,Sony 在 RX10 系列推出後也將之發展得有聲有色,新款 RX10 Mark III 維持 1 吋感光元件,並將鏡頭望遠端擴展至 600mm f/4.0,同時還保有 4K 錄影以及 960fps HFR 超高速錄影模式,其規格也成為同類機種之最。 如果是有在關注相機市場的攝友,或許會對 Sony RX10 Mark III 的推出感到意外,因為距離它的上一代 RX10 Mark II 不過只是半年多的光景而已,這更新的速度也太快了吧!這意味著 Sony 相機的產品週期特別短嗎?卻也不盡然,從各項規格來看,新款 RX10 Mark III 針對的客群與取向與舊款並不大相同,雖然前後兩代兩者有著極為相似的外觀,但嚴格來說是針對不同客群差異化設計後的兩款相機。 上一代 RX10 Mark II 是與 Sony 當家的隨身機 RX100 Mark 4 同時推出,當時標榜一吋感光元件、4K 錄影、960fps HFR 超高速錄影等創新的規格,當然售價也有所提升,而第三代的 RX10 Mark III 規格上大抵延續前作,主要的改變是鏡頭規格,由等效 24-200mm F2.8 恆定光圈鏡頭改為 24-600mm F2.4-4.0,成為光學變焦倍率高達 25x 的長砲型 DC,有些人也以「類單」這個名詞稱呼這類不可換鏡頭、高倍率變焦的相機。 與 RX10 Mark III 類似的相機在各大品牌中都可找到代表性的型號,例如 Canon PowerShot G3X、Nikon P900、Panasonic Lumix FZ300、Olympus Stylus 1S,不難想見 Sony 應該是將競品鎖定在這類產品之列,雖然這類高倍變焦的機種並非市場主流,但始終都具有一定市場。 其中 Canon G3 X 同樣採用一吋感光元件,望遠端也達到 600mm,但望遠端的最大光圈值僅有 F5.6,Nikon P900 則具備等效 2000mm 的望遠鏡頭,但感光元件為 1/ 2.3 吋,在畫質與感光度表現上較受限制,Lumix FZ300 雖具備 25-600mm 鏡頭,但感光元件則更小,為 1/ 3.2 吋尺寸,Olympus 則具備 28-300mm F/2.8 鏡頭與 1/1.7 吋感光元件。可以從這幾台相機中看出,近年高倍變焦相機除了著重焦距之外,大多往大光圈或恆定光圈、大感光元件邁進。 純就光學性質與感光元件來看,Sony RX10 Mark III 的規格算是目前同類型產品中規格比較出色的,不僅鏡頭規格為 24-600mm,光圈為 F2.4-4.0,而且還提供了上一代就有的 4K 錄影以及 960fps HFR 高速錄影,對於高倍變焦的愛好者來說更具優勢,不過如此改變也使得 RX10 Mark III 的入手代價變得較不親民,48,980 元的售價也成為這幾款競品中最高價的選擇。 本篇評測將分別以實拍照片一、機身功能、實拍照片二、使用心得與結語四大部分來介紹,若想看實測篇幅可至第二頁瀏覽。 Sony RX10 Mark III 實拍照片以下照片皆採用機身 Jpeg 直出,除縮圖為 1280 寬邊尺寸外未作任何修圖。完整照片可見此相簿。需要注意的是 EXIF 資訊中紀錄的是鏡頭的「實體焦距」,而非「等效焦距」,RX10m3 一吋感光元件的焦長轉換率大約是 2.73左右,實體焦距是 8.8mm~220mm,因此以下的 EXIF 焦距都要經過換算才是等效焦距。 ▲220mm f/4.0 1/80s ISO 100 ▲23.9mm f/3.5 1/15s ISO 320 ▲192.7mm f/4.0 1/500s ISO 100 ▲220mm f/4.0 1/250s ISO 500
▲220mm f/4.0 1/80s ISO 3200 ▲27.2mm f/3.5 1/15s ISO 640 ▲38mm f/4.0 1/30s ISO 320 ▲220mm f/4.0 1/250s ISO 1000 ▲220mm f/4.0 1/80s ISO 5000 ▲8.8mm f/2.4 1/30s ISO 640 ▲163.8mm f/4.0 1/80s ISO 250 ▲75.8mm f/4.5 1/60s ISO 200 ▲8.8mm f/2.4 1/10s ISO 400 ▲220mm f/4.0 1/30s ISO 1600 ▲8.8mm f/16 8s ISO 100 ▲220mm f/4.0 1/250s ISO 400 ▲220mm f/4.0 1/80s ISO 4000 ▲110.1mm f/4.0 1/80s ISO 400 ▲220mm f/4.0 1/250s ISO 6400 Sony RX10 Mark III 機身介紹就外觀上來說,第三代的 RX10 Mark III 外型與上一代沒有太多差別,主要的差異在於鏡頭更長、口徑更大,機身尺寸則沒有很明顯的差異,各項操作介面也是大同小異,事實上這也是 RX10 Mark III 與前一代最主要的差別,即變焦倍率達 25x、望遠端達等效 600mm 的鏡頭,除此之外還延續了上一代的 4K 錄影以及 960fps 超高速錄影功能,感光元件一樣是 1 吋 2,010 萬畫素 CMOS 與 Bionz X 影像處理器,感光元件規格與前一代相同,畫素也與 RX100m4 相同。 由於換了一顆鏡頭的緣故,在鏡頭環上操作也有些許改進。上一代 RX10 Mark II 僅有一圈可自訂為變焦或對焦的控制環,這一代 RX10 Mark III 則多加了一圈控制環 -- 就如同一般的鏡頭一樣,同時有變焦環與對焦環,這對於焦距為 24-600mm 的變焦鏡頭來說操作更便利一些。 比較不同的是上一代採用的是 24-200mm F/2.8 的恆定光圈配置,但這一代則改成 F/2.4-4.0,雖然不是恆定光圈不免讓人覺得有點可惜,但長達 600mm 的焦長也很難做出 F/2.8 的恆定變焦鏡,尤其它是一台具備一吋感光元件的相機。舉例來說,Lumix FZ300 望遠端具備 600mm f/2.8 的大光圈,但感光元件僅有 1/3.2" ,而另一台同樣具備一吋感光元件的 Canon G3X 雖然也有 24-600mm 的變焦範圍,但最大光圈僅 f/2.8~5.6,相比起來 RX10 Mark III 的確提供了比較好的鏡頭規格(當然售價也是其中最高的)。 鏡頭的實體焦距為 8.8mm~220mm,雖然廣角端的最大光圈微幅提升到 f/2.4,大約比 f/2.8 多了 1/3 EV,但很可惜的是在 100mm 時最大光圈就縮至 f/4.0 並持續到 600mm,並沒有維持上一代直到 200mm 都是 f/2.8 的恆定光圈配置。此外,鏡頭口徑也由 62mm 提升至 72mm,同樣為蔡司認證 Vario-Sonnar 鏡頭,並搭載 T* 鍍膜減低反射與鬼影。 當然,焦距提升也意味著鏡頭必須更長,好在鏡筒上方有焦距指示,可以讓使用者不需觀看螢幕就可得知大致的焦距範圍,這點與上一代是相同的。以下是鏡頭伸縮程度的 Gif 展示,可以看到開機後鏡頭會先伸長至 24mm 端,而 35mm 端則略往後收,此後則一直伸長直到 600mm。 理所當然的,RX10 Mark III 也是採用電動變焦設計,除了變焦環之外還有快門鈕旁的變焦推桿可以變焦,值得一提的是在選單內還有變焦速度可以調整,可作三段的快慢切換。以下是「變焦速度:快」的操作影片,分別展示用變焦撥桿和變焦環變焦的差異,而在變焦環上有很類似類比的設計 -- 轉動速度決定變焦速度,轉得快就變焦快,轉得慢就變焦慢,這對於錄影 Zoom 鏡來說相當方便。 不過即便電動對焦速度再怎麼快,還是比不上 DSLR 機械式變焦來的直觀方便,這點相信有用過高倍率類單的玩家一定了解,RX10 Mark III 雖然有著超長焦的便利性,但光是從開機到變焦至 600mm 就要差不多兩秒的時間,這點對於時常需要搶拍的飛羽題材其實有點不便,而收相機時也要等鏡頭花一秒多的時間收回才行,但...也只能說這是此類機種的限制所在。 ▲模式轉盤位於左肩,除了錄影與全景模式之外也有 HFR 高速錄影可切換。 ▲內置閃光燈比起上一代來得更高了些,因為鏡頭變長所以內閃變高也是很合理的,不過在中長焦段還是接外閃比較實際些。 ▲MI 熱靴,不過並沒有採用 Sony A7 II 之後的黑色塗裝。 ▲變焦推桿後同時也是 on/off 開關,快門鈕還可以使用傳統快門線(與上一代一樣),RX1R II 身上也有一樣的設計。 ▲曝光補償轉盤以及自訂鈕 C1/C2 都與 A7 II 系列相當雷同,操作起來的邏輯也差不多。 ▲機頂螢幕還有冷光 ▲機背的介面延續 Sony 一貫的傳統,與 A7 系列基本上也是相同的,連飛梭鈕、Fn、C3 鈕位置都相同,不過 AEL 撥桿與按鈕則是後滾輪。 ▲使用 SD 卡,記憶卡槽可以在上腳架時開啟。 ▲左側連接埠則有 3.5mm 麥克風與耳機連接孔,除此之外是 micro USB 以及 micro HDMI 連接埠。 ▲鏡頭側面按鈕是對焦停止鈕,也可程式化為其他功能,對焦模式選擇鈕則採用類似 DSLR 的配置,位於機身左側下方。 ▲隨附一個花型遮光罩,質感還算不錯,不過在長焦段無法提供太多的遮蔽效果。另外筆者也發現 RX10 Mark III 同樣也可以使用 FE 70-200mm F4 OSS 的遮光罩,不過要變焦至 70mm 才不會有暗角。 ▲反裝也是滿霸氣的,從這張圖可以看到遮光罩有一點錐度設計。 ▲螢幕翻轉樣式與 A7、RX100 系列相同,規格為 3.0 吋 122.8 萬點。 從獨立錄影鍵與 mic 孔可以看出 Sony 很重視 RX10 Mark III 的錄影功能,可錄製 XAVC S 格式影片以及 100Mbps 位元率的 4K 影片,同時也具備和 A7s II 同級的功能,例如相片設定檔、S-Log2 /S-Gamut 、Gamma 顯示輔助,以及強化斑馬圖案,而在回播 4K 影片的同時,也可在任意段落擷取 829 萬畫素的靜態照片。觀景窗則為 0.39 吋 235.9 萬點 EVF,放大倍率為 0.7x 且可調整屈光度,可說與 A7 同級。 ▲售價接近五萬但可惜還是 Made in China,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腳架孔很靠近機背,雖然使用無虞,但快拆板太小的話接觸面積可能會不太夠。 ▲電池艙打開是 NP-FW50,這顆從 NEX 系列一路用過來的電池想必也為許多 Sony 玩家帶來很多方便吧! ▲鏡頭蓋樣式與 RX1R II 是相同的,同樣為金屬材質而且質感相當好,不過使用上還是會讓人擔心會不會刮傷... 25 倍變焦24-600mm 的變焦鏡頭表現如何呢?筆者之前在玩 Canon PowerShot G3X 時就深深體會到高倍變焦類單的便利性,小小一台機身塞入大砲般的變焦範圍,很大程度增加了取景彈性,即使是非常遠的事物也可以拍得相當清楚。以下示範 RX10 Mark III 的 25 倍變焦能力: 25 倍變焦拍攝鳥類相當有利,當然 1 吋感光元件必然無法與全片幅機種相提並論,如果要拿 1Dx Mark II+EF 600mm F4 一定是沒得打,不過從實拍畫質來看表現都算滿出色的。雖然在望遠端具備 600mm F/4.0 較大的光圈,但如同前述提到的大約在 100mm 時最大光圈就會掉到 F/4.0,以下是它各焦段的光圈數值: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手机版|外设堂
( 辽ICP备13014379号 ) GMT+8, 2025-8-24 16:21 , Processed in 0.43048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