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2064|回复: 45

[评测] 【外设堂—评测室】RK RC930-104 RGB 静电容键盘拆解评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30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包装

  说到RK这个品牌,这是一个成立于2014年的外设品牌,可能许多朋友对这个品牌的了解并不多,包括我在内也是如此,不过最近外设界中RK推出的一款RC930-87 RGB背光静电容键盘可谓是赚了不少的眼球,因为除了是首款采用RGB背光设计的静电容键盘外,更重要的是这款产品的价格没有超过500元,这也让许多的外设玩家更加关注了这个品牌,因为一提起“静电容”和“RGB”就让大家想到了超过1K的售价,但是RK的这一举动确实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本文将给大家带来RK另外一个型号的RGB背光静电容键盘,那就是型号为RC930-104 RGB的104全键位配列的静电容,当然这与目前已经开卖的87 RGB静电容方案几乎是相同的。

DSC_0376.JPG
RK RC930-104 RGB静电容键盘外包装


DSC_0377.JPG
外包装

  这个品牌给我的感觉就是他并不是一个定位高端的品牌,而且包括整体品牌以及产品的风格更多是偏向本土化的,包装上采用的是目前静电容键盘比较“主流”的牛皮纸盒包装,包装正面是键盘整体的格局图,侧面有键盘相关参数的信息,背面则是RC930-104 RGB静电容的背光以及编程设置的说明,内容也是与内部的说明书基本一致的。


canshubiao.jpg
参数表

  这款键盘真的是太多亮点了,这让我不得不有着强烈想拆解这款键盘的欲望,首先这是一把标准的有线静电容键盘,压力克数目前有45g和55g可选,在usb接口下可以实现全键无冲,配合软件界面可以实现全键可编程以及RGB背光定义,同时还支持全键触发键程的三种模式调节,同时预设的背光效果调节也算很丰富了,另外这款键盘采用的是ABS二色透光键帽,这也是颇具亮点的设计。那么在这么多看着很养眼的功能下,到底其他方面的设计与做工如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整体

  这款键盘的售价估计也不会高,按照RC930-87 RGB的定价来看的话,这次的104键位RGB静电容价格顶多也就在600附近。

DSC_0378.JPG
开箱

  牛皮纸盒包装打开就能看到RC930-104 RGB的主体了,附件包括一张灯光与编程相关控制的说明书,一张质保卡,一个软件光盘,说实话现在有光驱的电脑也不多了,驱动软件在RK的官网也有下载,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DSC_0379.JPG
附件一览

DSC_0380.JPG
RK RC930-104 RGB 静电容键盘

  键盘是很标准的winkey 104键位布局,键帽采用的是透光的二色成型键帽,按键的第二层功能指示通过侧刻的形式印刷在了键帽上,外壳的棱角感不强,边角都有圆滑处理,键盘是ABS塑料材质,外壳采用的粗面磨砂处理,外壳强度算是比较不错的,这个外壳强度绝对跟6gv2有一拼了。

DSC_0381.JPG
整体

  其实这把键盘是采用的键线分离设计,只是在键盘背面的T口usb位置有一个盖子盖住了,并且还是相当牢固。

DSC_0382.JPG
整体

  通过FN组合键可以实现6键无冲与全键无冲的切换,还可以进行自定义编程模式与默认office模式切换,另外还有包括三档触发行程的设置,以及背光调节的N多组合键,这里就不做过多介绍了,关于详细的按键模式测试以及软件界面体验就留在论坛中来讨论吧。我相信说明书式的评测,大家也都看腻了。

DSC_0383.JPG
整体

DSC_0384.JPG
正面

  另外一点不同的是RC930-104 RGB的Num、Caps、Scroll指示灯设计在了键帽上,键帽侧面中央有一个透光缝,正常触发后是可以透出白光的,不过如果不仔细看还真难辨识出来是否激活了对应的按键。至于为什么这样设计后续的拆解会给大家答案的。

DSC_0386.JPG
背面

  背面能看到设计了三向理线槽,方便出线的走向。

DSC_0390.JPG
侧面

  侧面能看出键盘外壳的特点,粗面磨砂与圆滑边缘倒角。


细节

  RK RC930 RGB的做工绝对算不上豪华,甚至可以说有点平庸,但是好在并没有很明显的毛糙感,当然有些细节可能会品控而带来一定的差异化,毕竟价格在这呢。

DSC_0388.JPG
usb线末端的保护盖

DSC_0441.JPG
摘掉保护盖

DSC_0389.JPG
理线槽走线特写

DSC_0387.JPG
支脚特写 这个指教开启很容易 做工也还不错

DSC_0396.JPG
键盘logo特写 这个位置没有指示灯可能还真不习惯呢

DSC_0397.JPG
外壳边缘特写 M指示灯亮起说明键盘激活了编程模式(通过软件进行按键编程的信息就记录在这个模式下)

DSC_0398.JPG
外壳边缘处理特写

DSC_0408.JPG
镀金usb插头 插头上没有任何logo


按键

  其实尽管RC930-104 RGB的组合键很多,但是告诉大家一个记忆的方法,其实一共就是那么两大类组合键,一类是多媒体以及键盘模式切换组合键,第二类是键盘背光区域选择以及背光效果调节的组合键,基本都是通过FN键组合的形式来激活第二层功能,有的一目了然,灯控方面的组合键可能会更多一些,不过说明书都有明确介绍了。

DSC_0392.JPG
键帽特写

DSC_0394.JPG
灯光亮度以及空格灯光变化频率调节

   说起来有点奇怪,RC930-104 RGB的空格背光效果是独立的,正常的是在红绿蓝翠绿紫等颜色进行循环渐变,通过左右方向键可以调节5档轮替频率。

DSC_0395.JPG
键帽特写

DSC_0399.JPG
Caps和CTRL是可以切换的 通过FN+F8

DSC_0393.JPG
空格的RK logo特写

  差点忘记说了,键盘大键位都是采用平衡杆设计。

DSC_0401.JPG
静电容开关特写

DSC_0402.JPG
静电容开关特写

  这个静电容开关也是采用的十字轴心,兼容MX键帽,另外轴体左上和右下都有对应的led孔位,这个可不是给rgb led准备的,其实在这边键盘上,发光是通过静电容轴底部PCB上的贴片led发光然后打亮透光轴体实现的。

DSC_0406.JPG
左~右:RK RC930-104 RGB、原厂高度、OEM高度


DSC_0403.JPG
键帽菊花特写

  RGB背光版本的键帽是ABS二色的,而非背光版本则是POM材质的,另外二色的键帽有点不同于我们习惯的非透光二色ABS键帽的结构,区别在于量重料的比例不同,这种键帽的两种颜色塑料的比例更趋近于平衡,当然这也并不是优势。

DSC_0407.JPG
二色透光键帽注塑的位置

DSC_0405.JPG
键帽特写

DSC_0404.JPG
键帽特写

  键帽厚度一般。



拆解

  键盘的外壳固定没有一颗螺丝,螺丝都集中在了PCB和钢板的固定上,外壳固定是采用传统的卡扣方式,固定的还是很牢固的,拆解也比较容易,在几分钟之内拆开外壳不是什么难事。

DSC_0409.JPG
“刷卡”方式打开键盘前部的四个卡扣


DSC_0413.JPG

取下顶壳


DSC_0415.JPG
静电容传感PCB与主控PCB通过两组插接排线相连 一组是信号线 一组是灯控线,哪组是信号线大家能才出来么?


DSC_0416.JPG
拆开外壳

DSC_0417.JPG
底壳特写 强度适中 厚度还是可以的 也没有设计更多的加强筋


DSC_0414.JPG

对应logo铭牌位置下依然有四个键位 只是这四个键位没有启用 至于会不会有108方案 还是个谜

DSC_0411.JPG
上壳右边厚度约为2.48mm


DSC_0412.JPG
上壳左边厚度约为2.47mm


DSC_0418.JPG
底壳厚度约为2.62mm



PCB(上)

  RK RC930-104 RGB的各种组合键功能以及背光效果是如何实现的呢,当然是靠着pcb电路来实现的,尽管我们并不能得到具体的电路设计图纸,但是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下这款键盘的具体pcb结构。另外静电容键盘在原理上就是不同于机械键盘的,首先静电容键盘是靠着感应电容量的变化来确定按键触发的,所以从根本上消除了机械键盘可能出现的触点氧化之类的问题,同时也不需要双击判断之类的机制,因为电容值的确定是非常准确的。
DSC_0419.JPG

pcb整体


  最核心的主控部分以及灯控的电路几乎都被设计在了一小块PCB上,然后通过排线连接到静电感应PCB,也就是说面积最大的PCB部分只是单纯的静电感应单元以及贴片RGB led和限流电阻的载体。


DSC_0420.JPG

每组RGB Led的限流电阻


DSC_0421.JPG

PCB特写


  这么说吧,跟之前我们评测过的酷冷紫星采用的日本Topre方案的PCB比起来,RC930-104 RGB的PCB绝对没有很明显的差距,至少在PCB方面做工可以用优秀来形容了,表面处理的非常干净,贴片元件非常整齐。


DSC_0423.JPG

包括主控以及灯控电路的主PCB 这个主PCB是通过三颗螺丝固定在键盘的底壳上的


DSC_0424.JPG

背面


DSC_0425.JPG

PCB 正面特写


  这款键盘也差不多是业界第一款支持RGB背光的静电容键盘了,所以RK也非常注重方案的保密性,某些芯片也都进行了remark!


DSC_0426.JPG

主控特写


DSC_0427.JPG

这颗芯片是存放固件的


DSC_0428.JPG

这三颗没有任何参数的芯片应该是将电容变量信号转换为主控识别的导通信号的IC


DSC_0429.JPG

这一排三极管应该是组合键实现灯控的开关电路



PCB(下)


  看过之前拆解静电容的评测大家应该能知道静电容键盘的PCB和钢板之间大多是通过螺丝固定的,并且螺丝要用很多颗,说实话,模具精度,RK RC930-104 RGB的螺丝位密度就远没有Topre方案的大,尽管这对使用感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但这也是直接影响着成本的细节。


DSC_0430.JPG

分开钢板部分


DSC_0432.JPG

轴体底部特写


  轴体很滑,然后基本上轴心和轴体上也没有润滑油,估计是轴体材质可以提供足够的顺滑度了。


DSC_0433.JPG

胶碗特写


  这一层薄膜的质量真的跟Topre方案差距太大了,无论是料还是精度,别看这简单的一层薄膜,想做好了也是要花不少本钱的。


DSC_0434.JPG

薄膜边缘特写


DSC_0435.JPG

薄膜底部特写


DSC_0436.JPG

对应每个按键的电容感应位置


DSC_0438.JPG

贴片RGB LED特写 能清楚地看到里面是封装了三个发光二极管


DSC_0439.JPG

弹簧特写


DSC_0440.JPG

弹簧特写



实拍(一)


  RK RC930-104 RGB可以进行分区背光设置,直接通过FN组合键就能实现对不同分区的背光设置,同时对应整体背光还有渐变等效果可选。另外这种轴体透光外加薄膜柔光的方案也是表现出了很优秀的效果,特别是对键帽底部边缘的泛光效果更是很赞,突然想起了我改的那把狂热之橙6gv2了,个人真的很喜欢这种效果,当然在众多rgb背光键盘中,这种方案的亮度并不算最高的,不过也要比mx rgb的亮度好一些。


DSC_0442.JPG


DSC_0444.JPG


DSC_0445.JPG


DSC_0446.JPG


DSC_0447.JPG


DSC_0448.JPG


DSC_0449.JPG


DSC_0450.JPG


DSC_0451.JPG


DSC_0452.JPG


DSC_0463.JPG


DSC_0464.JPG


DSC_0465.JPG




实拍(二)

  有许多朋友问这种键帽底部边缘泛光的效果是如何实现的,其实主要是轴体透光然后发光体亮度足够就可以泛出这种效果。


乱入一张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改的6gv2



DSC_0453.JPG


DSC_0454.JPG


DSC_0455.JPG


DSC_0456.JPG


DSC_0457.JPG


DSC_0458.JPG


DSC_0459.JPG


DSC_0460.JPG


DSC_0461.JPG


DSC_0462.JPG


DSC_0466.JPG


DSC_0467.JPG


DSC_0468.JPG


DSC_0469.JPG


DSC_0470.JPG


DSC_0471.JPG


  整体来看RC930-104 RGB的背光效果是绝对不输1K+的RGB机械键盘的,这也是这款键盘的特点之一。



总结


  最后来说说手感吧,跟千元级别的Topre方案比起来触发时候的回馈感并不是很强,应该是薄膜和弹簧结构不同所带来的手感差异,全域55g压力一致度还是没问题的,按键上下形成比较干净利落,如果用习惯了机械的朋友,再用这款键盘可能会感觉非常长像薄膜的手感不过均匀的力度与迅速的触发能让你感觉这又不是一款薄膜键盘,没错,静电容键盘差不多就是这种风格的。功能方面没的说,绝对不输千元级的产品,usb全键无冲,全键可编程,RGB背光可自定义,以及多种人性化的相关设置,在加上二色透光ABS键帽的出色透光效果,整体方案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在做工方面RC930-104并不能说优秀,中规中矩的水平吧,或者说如果抛开外壳和其他细节单独看PCB方案的话,可能算是优秀的方案了,这样我们感觉RK这个品牌还是有内涵的!


DSC_0385.JPG

RK RC930-104 RGB 静电容键盘


优点:

  1、全键无冲,全键可编程;

  2、 RGB背光效果优秀,预热模式丰富;

  3、性价比高;


不足:

  1、右上角logo铭牌处的M指示灯有的会有过高的情况,铭牌贴纸会翘边;

   2、键帽指示灯效果不明显;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30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5-1-30 08: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居然是我的板凳
发表于 2015-1-30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居然我是.......我也是不知道我是啥  
发表于 2015-1-30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背光效果确实很赞 但是那个薄膜做工确实有点糙了
发表于 2015-1-30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拆卸相当详细,对这货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参杂了浓浓的A大个人风格~  就等最终价格了,看看跟NP能不能拉开差距
发表于 2015-1-30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键盘要火
发表于 2015-1-30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55G感觉重,白轴就是这个重量的,不过没试过静电容,应该是不同的感觉

点评

咳咳。。白轴是100g,其他具体数值不知道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30 21:48
55应该是红轴的压力克数,白轴是100G的。这个手感应该比较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30 14:33
发表于 2015-1-30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板子做工挺工整的
发表于 2015-1-30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实说 五六百都花了 买静电容就是为了手感 还不如一步到位RF呢
发表于 2015-1-30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前三贴肯定是逗逼,我看了都乐出声了。第二,我都看不明白哪个芯片是干啥干啥的。是不是看见最大的芯片说是主控一般都没错吧。。。。。第三,这个键盘做工确实够细致,你拍的也真是够细致,价格着实便宜,弄个87玩玩很合适。不知道键盘重量怎样。第四,这个键盘的灯效很有立体感,就是灯光的亮度是不是没有办法调节的?
发表于 2015-1-30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Pisces 发表于 2015-1-30 10:11
55G感觉重,白轴就是这个重量的,不过没试过静电容,应该是不同的感觉

55应该是红轴的压力克数,白轴是100G的。这个手感应该比较轻。
发表于 2015-1-30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还是A大的作品吧,这个外壳永远都是这样啊,最大的弱点了。
发表于 2015-1-30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W.L.Troy 发表于 2015-1-30 14:33
55应该是红轴的压力克数,白轴是100G的。这个手感应该比较轻。

你记错了,少年,红轴是45克,没有100的,二段灰最重105,除了超重黑外,最重的就80

点评

唉。。。从来没仔细记过。。。反正具体压力,还是自己知不知道合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 13:36
发表于 2015-1-30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以为静电rgb的价格应该是超高的,木想到。。。

rk使我们明白静电的利润是那么高,原先的都好坑啊。。

优点啥的我就不说了,仔细看胖鸟帖子的都明白,我说下自己观察到的情况~
     按照照片的细节,感觉abs材质的外壳跟键帽很粗糙,不过考虑到是二色,还是静电,并且是rgb。。。这都不是问题了。。。
厚度一般,跟日本那个的方案比起来缩水明显——不过这个价格,我真不能说什么,还是很给力的~
  
另外在静电工作原理上,我始终有点闹不清咋回事,即使看了那么多的评测。。就没有mx轴那种只管的工作示意图。。不知道胖鸟能做个吗?
发表于 2015-1-30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Pisces 发表于 2015-1-30 10:11
55G感觉重,白轴就是这个重量的,不过没试过静电容,应该是不同的感觉

咳咳。。白轴是100g,其他具体数值不知道了。。。
发表于 2015-1-30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键帽耐磨不- -!字体好评~
发表于 2015-1-31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魂竹郭 发表于 2015-1-30 21:48
咳咳。。白轴是100g,其他具体数值不知道了。。。

你也记错拉
QQ图片20150131095935.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31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测量工具比键盘吸引人
发表于 2015-2-1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Pisces 发表于 2015-1-30 16:01
你记错了,少年,红轴是45克,没有100的,二段灰最重105,除了超重黑外,最重的就80

唉。。。从来没仔细记过。。。反正具体压力,还是自己知不知道合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外设堂 ( 辽ICP备13014379号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549号

GMT+8, 2024-6-14 06:36 , Processed in 0.098508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