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950|回复: 6

[原创] 从入门到精通一篇文章搞懂耳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5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Q截图20160525141706.png

要想在一个领域发展首先要搞清楚品牌,和绝大多数产品,当然入门的要求是在产的,要不然聊起来,人家说一个东西你这里听都没听说过,多没面子。作为一种工业产品,耳机也具有品牌,型号等基本特征,也是独立和一一对应的,基本上一说一个型号,其他的属性就基本确立了(不考虑声长时间太长造成的不同时期微小差异或者长时间使用造成状态上升或者下降)。下面就看看从一张白纸走向无底深渊的第一步是如何迈出的。


“声色耳机”(微信ID:ss_headphone)友情提醒:耳机有毒,千万别吸第一口(其他器材一般同理)。






※※※※基础篇


品牌(排名不分先后和高下,万一有漏掉的请前辈善意提醒)


“声色耳机”(微信ID:ss_headphone)认为大耳机方面常规的就是四大厂,森海塞尔(德国品牌),拜亚动力(德国品牌),歌德(含爱丽丝,美国品牌),爱科技(奥匈帝国品牌,现在为美国哈曼集团收购)这四个。然后日系的索尼,铁三角,天龙,松下;专业静电耳机STAX(中文通用名声旳诗,现为漫步者收购),偏专业应用的松下(含Technics,JVC、Victor等品牌),先锋,等。其他有德国大师,极致等。


耳塞方面,动铁四天王(均为美国品牌),音特美,ue(现归罗技收购),威士顿,舒尔(也有大耳机产品)。还有其他很多采用动铁单元的耳塞的品牌,以及开展定制业务的品牌,不一一点名了。


还有传统的渠道品牌,售价不高,出货量很大,业务主要占领5,6线城市或者网吧等。不点名了。


一般认为耳机作为一种模拟设备,集中了艺术和技术等多方面元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所以下面有些分为新晋品牌,互联网品牌等,手机品牌的附件等。例如新晋品牌有做平板耳机的这几个,Audeze,HIFIman等。






互联网品牌例如,三星(其实耳机很多型号,种类,产品都很多,但是相对于其他业务,在体量和宣传力度上面就差很多了),小米,1more,魅族,汪峰(Fiil),欧泊(OPPO)(接近新晋品牌),英菲克(inphic)等。






还有电脑外设,多媒体为主业的品牌,例如国际上的罗技,赛睿,雷蛇等。国内品牌有漫步者,冲击波,三诺等。传统品牌有的也有专为电竞的系列,基本是坑,例如森海塞尔的PC系列(本段中没有“基本”两个字)。


此外还有代工厂自有品牌,例如丰达电机(英文不大会拼写),韩国可立新(同前)等。


还有知名音响品牌的扩展业务,例如鲍尔斯和威尔金斯,劲浪等(德律风根也许也能算到这里面)。这一分类,就是耳机相对于其他业务明显偏弱,说不好听的就是卖牌子。


此外还有传统蓝牙耳机品牌,例如捷波朗等。


此外还有高价时尚坑爹品牌,例如就不点名了,欢迎对号入座。


此外还有个创新,值得一提,不太好分类,从资历,产品线算到传统也行,算到外设多媒体也说得过去。应该偏外设多媒体多一点。


这里面,外设和多媒体其实好像没有严格的界限,从品牌分也不太合适,从产品线分也不太合适,所以混在一起说了。要是硬要分,就是主业是鼠标键盘的算电竞耳机,相对价钱也贵,主业是有源音箱的,算多媒体耳机品牌,相对便宜。


佩戴方式


纯耳塞式:一般分为非入耳,浅入耳和深入耳;耳塞中非入耳耳挂式例如bandoA8;其中非入耳式一般认为是开放式耳机;浅入耳分为开放式例如索尼早期的超重低音的ED238系列,ED268系列,新的有苹果的earpod;为简化起见,一般单节硅胶套入耳式耳塞都算是浅入耳吧,封闭式的居多。




标准耳挂式:例如索尼的MDR-Q系列;早期的高斯35;入耳式耳塞也有采取耳挂式佩戴的,主要是为了佩戴时候受力均匀,更加稳定。


头戴式:大耳机一般是这种,一般分为全包耳式和夹耳式。夹耳式主要是歌德-爱丽丝系的一些型号,要是更换耳垫海绵的话,也可以近似算成包耳式的,临界吧。还有一个代表就是铁三角ES系列,也是介于两者之间。剩下的主要是便携式耳机,例如森海塞尔PX系列,HD218,HD228,HD238这种和AKGK430,K450等。


后挂式:分为软性后果和硬性后挂,前面的索尼MDR-Q系列就分别属于耳挂和后挂式(软性),koss35就是纯耳挂式。koss的另一个经典型号sport pro属于头戴式夹耳和硬性后挂夹耳两用;koss的另一个经典型号porta pro则是头戴式夹耳佩戴。硬性后挂式的主要用途是为了佩戴稳定,主要是在运动型耳机中使用,很轻。


手持式:专业应用,奇葩方式。一般是基于监听耳机的折叠结构,使用者随时调节听音距离,封闭程度,压力。






悬空头戴式例如K1000。悬空加骨传导式,例如索尼有一个什么-V1,但是这款产品的型号不是MDR系列,也就是说官方意见不算在耳机产品线里面的。其他还有骨传导式等。






有源,无源


绝大多数耳机是无源的,需要一个音源或者功放来进行驱动。此处所说的有源一般是特指蓝牙,主动降噪等特殊工作方式里面具有的电池。或者有个别将收音机,mp3播放器做成耳机外形,或者说是集成在一起的产品。


换能原理


耳塞产品一般分为动圈,动铁,圈铁混合和静电。具体名词解释请自行百度。


其中动圈的产品最为丰富,产品线也很长,价位从个位数字到几千元都有,音质表现也是潜力巨大,物有所值。


动铁门槛稍高,价格也没有特别便宜的,表现位居中上,由于单元小,适合在单侧耳塞外壳中采用多个单元协同工作,对频响范围的覆盖有利,可以一定程度之上弥补先天不足,当然,价格也是平均在5千到一万之间。圈铁混合前两者的组合,设计方向是取长补短,现在市场上产品已经有一些,但是数量还不多,也没能够达到明显的市场效果,仍然有巨大的进步余地。静电耳塞成本较高,售价昂贵,音质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但是总的来说,用户不多。


耳机一般有动圈,平板,静电,混合,K1000那种叫什么来的?驻极体式等。现在主要就是前三种。


动圈耳机采用电感技术,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但是现在发展基本已经到了巅峰,遇到瓶颈。如果技术,材料没有极大突破,提升空间可能不大。产品价位覆盖面极大,从几元到几万元都有。现在有耳机(含耳塞产品)99%以上都是动圈的。


静电耳机又叫电容性耳机,采用电容的工作原理,音质出众,发烧友评论“一时的感动是动圈,一生的眷恋是静电”。缺点是驱动困难,电压很高,需要专门的功率放大器,整体成本很高。品牌型号少,售价高昂,普及困难。有静电耳机产品的品牌主要有:森海塞尔,拜亚动力,高斯,舒尔,STAX。


而平板式耳机是近年新生事物,是结合静电耳机(平板振膜)和动圈耳机(易于驱动)两者的优点而生成的新款耳机,都是超高端,现有产品普遍超过万元。音质应该是超越绝大多数高端动圈耳机产品,现在的问题主要是产品数量少,价格高昂,短期内难以下降,普及困难。技术是高端发烧友想要领教一下也比较困难,因为所需要的音源,功放等配套设施也要达到相当的档次高度--总之,还是钱。


结构


结构和换能原理,什么的有一定的关系,考虑到型号、市场占有率,只说动圈的。区分元素可以包含:


有线无线,单侧线,双侧线


开放,封闭,半开放。


规格表的故事--从征服者到阶下囚


此时,新晋用户应该已经开始烧了一个或几个耳机了,不论价格档次,一般都会有包装,包装后面都会有一个规格表,上面有着一些看得懂或者看不懂的中文,或者外文或者数字。这一部分就是耳机的一定程度上的性能表现。一般地说,这个




配件


买来耳机产品,除了耳机本体之外,会有一些随机附件,除了说明书,质保卡之类的,真正“用”的一般有这么几种,还有很多的适用范围较窄,只能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用户后期自行购置。




耳塞产品的替换耳塞。一般有硅胶材质和海绵材质,具有多种尺寸型号,根据需要换用。而且这也是比较明显的耗材,损耗较快。


连线、延长线、转换头。有的耳机采用可换线设计,线就算是独立的,也有监听耳机提供螺旋线和标准线各一根,根据使用环境换用;或者蓝牙有线两用的,线也是使用率较低的附件。转换头包括3.56.3之间转换的这样的,后者个别有飞机插头这样的。


延长线在多媒体耳机里面较多,还有就是4级插头换成耳机麦克两个插头或者逆向这样的。随着现在手机音频的普及,用手机搭配各个档次的耳机的用户也多了,而现在手机的输出也有多种标准,再结合对麦克的需要,有的时候耳机也会配上多根线,搭配不同的手机或者手机系统。


最后就是便携包,收纳袋这种容器性质的附件了,对外防止冲击,一般需要“骨骼”比较坚韧,对内防止磨损,需要较为柔软,一般是天鹅绒的内衬。这种东西自己找一个也可以。






※※※※进阶篇




产地


一般的说,品牌所属和产地统一的为最好。


风格


集团


前面多少提到了产地和派系。


派系


前面多少提到了产地和派系。


像歌德-爱丽丝的耳机差别算是大折腾,其他基本是小折腾。




“声色耳机”(微信ID:ss_headphone)耳机使用注意事项


此时,你应该已经有1个或者多个“高价”耳机了,此高价代表超过身边现实中的人对“耳机”这一概念所能接受的价格区间,根据体温,一个耳机可能是几个月的收入或者省吃俭用的结余。如何在使用中尽量爱护心肝宝贝,尽量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且万一有朝一日决定另觅新欢,在二手市场获得更高的回笼资金呢?


耳机作为一种集合了多种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的模拟技术为主要导向的设备,和绝大多数电器的使用,维护保养差不多。构成广义上耳机的主要材料有可能包括但不限于金银铜铁锡,稀土元素,硅化合物,橡胶,塑料,真皮(蛋白质),布和木头(纤维素),海绵,合成纤维等材料。而且耳机是作为一种和使用者直接密切(可能长时间)接触的物品。


另外从个人卫生的角度,建议在使用耳机之前沐浴,更衣(不用焚香祷告),尽量控制一下环境的温度,不要太高,湿度不要太大。不论是从保养听力的角度,还是从个人卫生的角度,听耳机的连续时间不要太长,音量也要严格控制。我们今天不折腾,是为了以后更长时间,更好的折腾。


全尺寸耳机取用的时候,建议双手操作,同时拿两头的外壳,此时手上不能佩戴戒指,手链等饰物,以免划伤耳机。同时双手只能拿一个耳机,不能手心拿播放器,手指拿耳机外壳,避免播放器和耳机外壳的摩擦。




建议使用耳机的时候,先开始播放,再正式带好,避免戴好之后开声会造成过大音量对听力的冲击。


摘下的时候,也要双手操作,此时尤其容易同时拿播放器和耳机。放耳机的时候,要双手放稳之后,再离手,不能在半空中撒手。放置耳机的平面最好有柔软材质,例如后布,金丝绒,或者地毯等。最好还是有专用的耳机架来放置耳机。


总的流程是:耳机连接的前端设备是先开机,调到最小音量(静音),插上耳机,佩戴好,调节到合适音量这一顺序,别问为什么和静静是谁。




※※※※高级篇


历史


搭配






※※※※骨灰篇


经历


典故


这部分主要是谈资,也是在发烧友中让人快速记住,甚至提升b格的好方式。


改装


DIY到建厂


各种折腾


diy部分从改接口到换线,到调节外壳到改外壳开放封闭,耳垫材质结构等,耳塞方面导管,佩戴方式,定制耳模等,有的也有很多原厂附件推荐给高端烧友折腾,或者选用竞品品牌的附件,有时候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建厂参考兰博基尼之于法拉利;本特利之于劳斯莱斯


相对于上面这么多事,另一条路,耳朵收货或者喜欢就买,一个r10不才几万块吗,有写枪文的时间去捡矿泉水瓶--那当然是买不了的。。。


※※※※耳机(含几乎全部音响设备)中的陷阱


频响范围--偏移度


功率-峰值对平均






更多精彩资讯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声色耳机(微信ID:ss_headphone)
QQ截图20160525144431.png

发表于 2016-5-25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6-5-25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发表于 2016-5-25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
发表于 2016-5-25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复制过来的内容我感觉没什么营养
发表于 2017-1-25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姿势
发表于 2017-1-26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下,耳机不懂,也不知怎么选耳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外设堂 ( 辽ICP备13014379号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549号

GMT+8, 2024-6-18 14:54 , Processed in 0.08945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