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日本 CP+ 展會中,Canon 發表了旗下三款重要的相機,分別是專業旗艦機種 1DX Mark II、中階 APS-C 單眼 EOS 80D,以及入門消費機 PowerShot G7X Mark II。對 Canon 既有的產品線來說,三者都有重要的地位,其中 G7X Mark II 就是承襲上一代 G7X 所推出的新機種。 截至目前為止,PowerShot 系列產品一共有五台機種,分別是高階隨身機 G1X Mark II、高倍變焦 G3X、具備電子觀景窗的 G5X、隨身高畫質取向的 G7X Mark II,以及最輕巧入門價格的 G9X,新一代 G7X Mark II 的推出不但讓 PowerShot 系列更加完整,同時也強化了 Canon 隨身機的佈局。 ▲雖然外觀乍看之下與前一代 G7X 極為相似,但在細部上還是做了不少修正,首先正面的蒙皮新增了突起的握把設計,讓拍攝握持更穩定。 Canon G7X Mark II 規格表:
▲鏡頭採用等效 24-100mm,f/1.8-2.8 的大光圈配置。 對 Canon 的隨身機 PowerShot 系列來說,G7X Mark II 毫無疑問是相當重要的機種,雖然在數字編號上,G7X 是排行在 G1X Mark II、G3X、G5X 之後,但這也代表著它擁有更入門的價格與輕巧易操作的機身,並且在鏡頭與感光元件上的配置上也毫不遜色,1 吋感光元件搭配等效 24-100mm 的鏡頭可勝任各種拍攝題材,f/1.8-2.8 的大光圈配置也很容易拍出淺景深。 細部看機身請看動手玩影片:▲與上一代相同具備鏡頭環可操作,並且可在選單內自訂調整功能,例如光圈、EV 值等等。 ▲鏡頭在各焦段的長度變化 上一代 G7X 是 2014 下半年的機種,事隔近兩年也算是產品更新的週期了,比起前一代機身 G7X 來說,雖然 G7X Mark II 乍看之下差異不大,但實際上也做了很多改良,首先影像處理器由前一代的 DIGIC 6 升級為 DIGIC 7,無論是在開機速度、對焦速度、快門遲滯、連拍速度上都比舊款更快更迅速,使用 Raw 檔拍攝時連拍速度可達每秒8張,並且最多可連續拍攝達 30 張,相比之下上一代只有 6.5fps 的連拍速度與4.4fps的自動對焦連拍速度。此外新的影像處理器降噪效率為上一代的 14 倍,預期高感度也會有不錯的表現。 ▲在維持了輕巧外型的前提下,依舊保有相當不錯的操作性,除了觸控螢幕之外,其他的滾輪轉盤也很齊全。 ▲模式轉盤與 EV 曝光補償轉盤採用同軸交疊設計,不僅節省空間,操作上也比較方便。 ▲閃燈釋放鈕與前作相同皆設置在機身左側,只要撥下就可手動將內閃彈出。 ▲這一代新增的設計,可以讓鏡頭環在有段/無段之間切換,讓錄影操作更順暢。 ▲這一代機種終於在 micro USB 埠納入了充電功能,使用者也可用行動電源幫它充電。 ▲雖然有拇指墊設計,但深度略淺。 ▲主要按鍵採用傳統的四向鈕配置,並具備獨立錄影鍵以便在各種狀況下錄影。 ▲翻轉螢幕採用 3 吋 104 萬點規格,可上翻 180 度方便自拍,並支援多點觸控與觸控對焦。 即便維持了上一代較輕巧的外觀,但 G7X Mark II 仍有也許改進,首先在機身正面增加了一塊突起的蒙皮設計,使得單手握持更加穩定,此外翻轉螢幕也由原本只能前翻180度的設計改進為可上翻 180 度、下翻 45 度的設計,並且仍舊為 3 吋觸控式螢幕,提供 104 萬點的解析度。轉盤配置與上一代雖然相同,但模式轉盤變得較為單純,與模式轉盤同軸相疊的曝光補償轉盤 EX+/- 方向也改為反方向,操作更為直覺。除此之外,鏡頭環也增加了可無段切換的設計,可避免錄影時錄進鏡頭環的 Click 聲音。 ▲Made in Japan!這對售價兩萬元的相機來說實在是很難得的一件事情。 內在功能也有所提升,除了可拍攝無損 14bit 格式 Raw 檔之外,G7X Mark II 在機身上加入了 Raw 檔編修功能,可在機身上將 Raw 輸出為 Jpeg 格式圖檔,也可在機身上調整亮度、照片風格、白平衡等,也可設定批次修改多張照片。機身一共內建八種照片風格:自動、標準、人像、風景、精緻細節、中性、忠實、單色,也可針對銳利度與飽和度做調整。此外防手震性能也進一步提升,可提供 4 級的手震補償,並新增「搖攝模式」,可依據相機移動速度、目標速度與方向來修正防手震機制,藉此維持影像清晰。 實拍照片以下實拍照片皆使用機身 Jpeg 直出,除縮圖外未經任何後製軟體修圖。範例照寬邊為 1280 像素,可拖曳至新視窗檢視大圖,或至此相簿觀看原圖。EXIF 資訊中鏡頭焦距皆為實體焦距(廣角端 8.8mm,望遠端 36.8mm),若需換算為等效焦距的話還需乘以焦長轉換率 2.7x。 ▲36.8mm f/5.6 1/800s ISO 125 ▲8.8mm f/4 1/1250s ISO 125 ▲34.9mm f/2.8 1/20s ISO 125 ▲10.2mm f/11 10s ISO 125 ▲36.8mm f/2.8 1/2000s ISO 125 ▲8.8mm f/3.5 1/10s ISO 125 ▲8.8mm f/2.2 1/15s ISO 125 ▲8.8mm f/5.6 1/60s ISO 1600 ▲8.8mm f/8 13s ISO 125 ▲8.8mm f/8 1/1000s ISO 160 ▲8.8mm f/1.8 1/60s ISO 500 ▲36.8mm f/2.8 1/200s ISO 320 ▲17.7mm f/5.6 1/1000s ISO 200 ▲8.8mm f/4 1/1000s ISO 2500 ▲36.8mm f/2.8 1/1000s ISO 4000 ▲8.8mm f/11 1/25s ISO 125 ▲8.8mm f/1.8 1/160s ISO 125 ▲14.5mm f/2.5 1/15s ISO 400 ▲8.8mm f/5.6 1/1600s ISO 125 ▲13.2mm f/5 1/80s ISO 2500 ▲10.1mm f/11 1/1000s ISO 250 ▲18.4mm f/9 1/500s ISO 6400 ▲8.8mm f/2.5 1/15s ISO 125 ▲8.8mm f/4 1/60s ISO 160 ▲8.8mm f/1.8 1/13s ISO 200 ▲8.8mm f/5.6 1/1600s ISO 125 ▲8.8mm f/5.6 1/60s ISO 250 ▲< |
手机版|外设堂
( 辽ICP备13014379号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549号
GMT+8, 2025-8-24 20:49 , Processed in 0.04352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