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碁更替董事长、CEO,高管降薪30%。英特尔计划今年裁员5%,涉及人数约5000人。惠普计划今年裁员3.4万人,占员工总比11%。传戴尔将开展大规模裁员计划涉及1.5万人。索尼将VAIO电脑业务出售给日本投资集团JIP。联想接连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摩托罗拉移动。……” 从2013年12月宏碁确定高层变更人选起,PC厂商们扔出来的消息一个比一个重磅、震惊。高层换血、降薪、全球裁员、业务出售、加强其它业务投入……,这些举动似乎都暗示着PC市场正在衰退,巨头们要么努力适应新的低成本运作模式,要么寻找新的利好业务转型。 真的是PC市场在衰退吗? 如果单纯从IDC、Gartner等市场调研机构的每季度公布数据报告来看,确实可以这么说。PC市场从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出货量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就停滞不前。到2013年开始,每季度数据都出现下滑现象,直至2013年Q4 Gartner报告给出了6.9%的同期相比跌幅。 不过换个角度,从计算机演变史中看看或许有不一样的结论。IDC、Gartner等市场调研机构定义的PC是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而更广义的计算机则是从20世纪中纪出现的大型机开始,小型机、服务器、工作站等不同概念或发展形态先后被提出,以至现在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做这些产品的厂商们也都一脉相承,比如IBM几乎横跨整个发展历程、HP则除大型机外均有业务。 这些曾经意味着一个时代的名字,都出现过衰退时期,当时处在时代正中心的公司也面临着和现在一样的危机:业绩下滑、年度预期不再充满想象、到处囔囔着“衰退、黄昏、变革、转型”。它们是如何的呢? 大型机衰退时,正是20世纪90年代工作站和个人电脑兴起、以高性价比侵蚀对方份额的阶段。业内流传“蓝色巨人和七个小矮人”就是指IBM和其它7家最主要的供应商,现在“七个小矮人”已经烟消云散、不见人提,但IBM却凭借当时“加强大型机软件与后续服务,转型软硬一体的服务商”继续风光,在现在占据大型机市场超过90%的份额。小型机衰退,则是x86服务器开始起步、高速增长的时期。IBM、HP、DEC、SUN四家巨头际遇各有不同,IBM、HP同时在开展x86服务器业务,几乎不受衰退影响。而DEC、SUN则在变革中被收购,成了MBA教材上的失败案例。 近些年PC市场的发展轨迹也非常相似。成功如苹果用iPad这种新形态创造出新生市场,顺带还能带动自己Mac电脑的销量,失败的像惠普、戴尔、宏碁,反反复复犹豫是否进入移动设备市场,甚至于这部分业务被卖出去、然后又重新构建起来。 其实PC市场早已失去创新,可以拿出来讲一讲的东西没多少。笔记本方面,以做工设计著称的苹果Macbook、老牌的联想ThinkPad、性价比之选的联想Y系列(现在也有些偏向平庸了),这三个系列算得上内外兼修,品质不错,品牌营销也能让人留下印象。台式电脑方面,好像只有Mac Pro可以提一提了。服务方面更不用说,Windows系几家大厂都没能有作为,就连驱动这种关系紧要的基础服务体验也差强人意,最差的像宏碁到现在也没有驱动打包、一键安装等支持。除了每年一次英特尔处理器更新换代时的产品例行升级,这个行业已经变得很难激发大家的兴趣。众多PC大厂们也似乎都在认为,这种商业模式既然已经很稳定了,那就这样持续、不要更改了。 然后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用产品做营销的苹果不但把握了新市场,还能反哺Mac业务;产品+营销的联想则各线齐头并进紧跟市场潮流,每个领域都在全球Top5 之内;例行公事式的其它厂商则份额不断下降,陷入负增长的恶性循环。 这些不变的厂商,似乎已经认定了这么一种准则,当初打天下时所倚仗的商业模式相当牢靠可以一直做下去,殊不知它们干掉的上一代也是这么想的。哪有什么真正不变的模式准则,看看百年老品牌可口可乐也紧跟新时代做起时尚的昵称瓶营销。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大时代,还需多动一动。 |
手机版|外设堂
( 辽ICP备13014379号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549号
GMT+8, 2025-5-18 13:48 , Processed in 0.06732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