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特別具意義的周年紀念,Sony 都會照慣例發表 Walkman 紀念機種,在 2014 年迎接 Walkman 品牌 35 周年紀念時,發布獨具意義的 NWZ-ZX1 播放器,將獨特的音訊處理技術引入隨身播放器產品中。雖然最近已經推出新版隨身播放器 Walkman NW-ZX2,但所使用的技術基本上還是維持和 NWZ-ZX1 類似,只是更加深入的優化其部件的功能和實用性,而且也使得上一代產品的售價有所下降,使其更容易被大多數買家所接受。
另外,SONY 也在最近發表同樣具備最新獨家音效處理技術的 NWZ-A15,平實的售價也讓它特別吸引一般消費者的注目,我們將藉由此次機會和大家介紹 SONY 這兩款隨身播放器,並且淺談一下 SONY Walkman 的音訊處理技術。 NWZ-ZX1 和 NWZ-A15NWZ-ZX1 作為 Walkman 35周年紀念款播放器,SONY 投入非常多的心力來設計,髮絲紋的鋁合金機身和新一代的 S-Master HX 數位擴大技術,企圖打造最高聲音品質的新標準;而 NWZ-A15 則是今年推出的 SONY 最輕薄 Hi-Res 播放器,重量僅66克,支持 Hi-Res 規格播放和 S-Master HX 數位擴大技術,是 SONY 目前最親民的 Hi-Res 播放器,底下筆者會先簡略介紹這兩款播放。 絕美金屬質感 & 輕便小巧▲NWZ-ZX1 和 NWZ-A15 產品外包裝照片。雖然兩款產品前後相差大約半年,但在外包裝設計上相當類似,均採用 SONY 相當拿手的黑白設計,締造出不錯的質感 。
NWZ-Z1 在做工和用料,都是採用頂級的規格來考量,外殼使用鋁合金材質加上皮革背板,側邊按鍵也以金屬材質加工,整體大小如同一台智慧型手機,搭配上下半部微凸的設計,手持的感覺相對舒適,不過由於金屬材料的使用,NWZ-Z1 的重量達到了139公克,對於一台 59.7 × 122.3 × 9.8[15.3]mm 的播放器來說顯得相對沉重,使得少部分使用者可能較難穩定的單手操作。 ▲NWZ-ZX1 的實體操作按鍵均集中在機身右側,將音樂播放所需的播放和前/後曲鍵實體化,相較於智慧型手機全觸碰的做法,這樣的作法讓音樂播放選曲上更加的便利;而 NWZ-A15 則將音量控制、記憶卡插槽和鎖定開關放在機身右側,NWZ-A15 除了內建 16GB 的儲存空間外,還支援外接 Micro SD 記憶卡,而 NWZ-ZX1 則是大方的內建 128GB 儲存空間。 ▲NWZ-ZX1 和 NWZ-A15 隨身播放器底部照。NWZ-ZX1 的耳機插座相較於平價的 NWZ-A15 來說相當豪華,內部使用純銅鍍金插座,插座外邊也使用純銅鍍金外框,除了美觀外也能保證插座和耳機插頭緊密接合,兩款播放器都使用 SONY 獨家的 WM-PORT,必須使用專用連接線才能和 PC 連結。 ▲NWZ-ZX1 背面具有獨特的凸起設計,這是為了提供安裝三洋電機 POSCAP 頂級音響電容的空間,並且也提供更好的握持手感,另外,背面 Walkman 符號開口剛好就是 NWZ-ZX1 內建喇叭的出聲孔,而上方的 N 字樣則是 NFC 晶片的所在位置 。 NWZ-Z1 在內部配置上也是相對的豪華,使用上面提到的三洋電機的 POSCAP 頂級音響電容,並且左右聲道的正負電源透過 OS-CON 電容減輕電源負擔,能夠降低左右聲道互相干擾和提供穩定的供電,這對於採用數位放大技術的 NWZ-Z1 來說,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這些元素都使得 NWZ-Z1 和普通的智慧型手機有著明顯的分別。 由於 NWZ-Z1 主要以音質作為宣傳賣點,所以螢幕並非是主要考量點,因此並未用上符合潮流的高解析度螢幕,不過較低的解析度搭配 Texas Instruments OMAP 4430 這顆目前較為低階的處理卻是恰到好處,整體操作流暢度還算是優異 (升級至最新1.14版韌體)。 NWZ-A15 則是肩負 SONY Walkman 品牌最新平價隨身播放器產品,由於價格上的考量,在用料上難免有一些妥協,不過 NWZ-A15 還是繼承 SONY 一貫的高質感設計路線,即便使用塑膠外殼也散發出優異的質感,體積相當輕巧且輕盈,同時也沒有讓人失望的搭載了大多數 SONY 獨家音效技術,將 S-Master 數位擴大技術以及 DSEE HX (數位音質還原技術) 等技術引入平價產品中,同時使用三洋電機 POSCAP 貼片式電容,在維持小體積下獲得最好的聲音表現,並且也支援 NFC 和支援 apt-X 協定的藍牙無線傳輸技術,讓無線藍牙耳機的配對和使用上更加輕鬆,對於只希望用 NWZ-A15 聆聽音樂用的一般消費者來說,NWZ-A15 可以說是輕鬆勝任既定的目標。
▲NWZ-A15 的背面則沒有多餘的設計,只有一些規格敘述和重置鈕,NWZ-A15 同樣也具備 NFC 功能。 高解析與獨家技術加持NWZ-ZX1 和 NWZ-A15 均支持目前相當熱門的 Hi-Res 音樂,Hi-Res 音樂是指那些規格高於傳統 CD 標準音訊規格 (44.1kHz / 16bit) 的音樂,並且 NWZ-ZX1 和 NWZ-A15 很難得的開始支援 FLAC 無損音樂格式,使得享受高音質音樂變得更加容易;除了支援 Hi-Res 音樂外,NWZ-ZX1 和 NWZ-A15 也具備了S-MASTER HX、CLEAR BASS 和 DSEE HX 技術,底下我們稍微簡介一下這幾個 SONY Walkman 的獨家音效技術。
S-Master數位擴大器技術筆者這邊簡單的介紹一下 S-Master 數位擴大器技術,S-Master 是採用數位的方式進行訊號放大,其工作原理和 D 類擴大器有類似之處,即將訊號轉會為脈衝寬度調變 (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 再進行數位放大的手續,不同之處在於 D 類擴大器必須將收到的類比訊號轉換為 PWM 訊號,而 S-Master 則直接接收數位訊號,因此 SONY 才會特別強調整個過程是全數位處裡,並且由於訊號是直接由數字信號處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取得即進行放大,中間不需要多一道數位類比轉換的手續。 S-Master 具有體積小和高效率的優勢,體積小意味著能夠裝配在隨身播放器中,並且減輕內部配置空間的負擔,高效率意味著低廢熱和低電力消耗,這兩點對於隨身設備來說都非常重要,這也是為何 SONY 會堅持繼續使用這項技術的原因,而且隨著每次改版,S-Master 也漸漸的進化能夠處理更高規格的音訊。 NWZ-ZX1 和 NWZ-A15的 S-MASTER 版本為 S-MASTER HX,和舊版的 S-MASTER MX 的差異在 S-MASTER HX 使用了左右聲道的正負電源分離的技術,省略的耦合電容的使用,有效的避免低頻區段的衰減和過高的輸出阻抗,這樣的改動對於近期常見的平衡電樞耳機有明顯的助益,因為在早期的 SONY Walkman 隨身聽上,都有著輸出阻抗過高的問題存在,使得阻抗變化較大的耳機產生無法預期的聲音,而 S-MASTER HX 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這長久以來的問題。 ▲如果有仔細觀看 Walkman 系列產品的玩家,應該都有注意他們常使用了一種名為 S-Master 的數位擴大器技術,這技術跟傳統的音訊擴大技術有著相當大的不同,(圖片來源:SONY。) CLEAR BASS (純淨重低音技術)
SONY 的 CLEAR BASS 技術有點類似於一個低頻增益器加上壓限器和限制器的效果,能夠在增加低音的量感下,不至於讓輸出電平超過播放器的負荷上限,這能有效避免因為低頻增益所帶來的削波失真,如果只是單純地用等化器增加低頻,當超過播放器負荷電平時,訊號就會產生削波失真的問題,當開啟 CLEAR BASS 後就能夠將超過負荷的訊號壓限,讓增益後的訊號不至於失真,而且 SONY 還宣稱 CLEAR BASS 能改善訊號因為等化器造成的相位延遲問題,對於喜愛歌曲低音更多的買家有些許幫助。 DSEE-HX 高傳真數位音質還原技術
DSEE (Digital Sound Enhancement Engine) 技術是由SONY 研發出的獨特頻率補償技術,它能夠將因為音訊壓縮所損失的高頻訊號,利用運算的方式一定程度的還原回來,他只作用在有損壓縮音樂格式上,如MP3 (或是有損壓縮的 AAC/WMA),將因為壓縮過程中遺失的高頻訊號補償回接近CD標準音質的水準,但是這個過程並不能真的復原損失的高頻訊號,只能說是一種運算補償技術。 DSEE 的處理過程有點類似其他專業 DAC 的升頻技術,除了將音訊頻率升頻之外, DSEE同時也增加音訊的位元深度,新版本的 DSEE-HX 在舊版的基礎上加以改良,從原來提升到 CD 標準音質 (44.1kHz or 48kHz / 16bit),改成提升到 (176.4kHz or 192kHz / 24bit) 的高解析音質。 長期耕耘音訊處理技術在這次的文章中,筆者介紹了 SONY Walkman NWZ-ZX1 和 NWZ-A15 隨身播放器,筆者並未對這兩款播放器進行音質的主觀敘述,而將重點放在 SONY Walkman 的音效處理技術上,是因為相較於網路上隨處可尋的主觀聽感論述 (兩款播放器都已推出一段時間),SONY Walkman 的音效處理技術反倒是較少使用者去特別注意。除了上面介紹過額外對音訊進行處裡的 CLEAR BASS 和 DSEE HX 技術外,我們也簡略的介紹了最新一代的 S-Master HX 數位擴大器技術,從架構中我們也可以了解到 S-Master 是真正的全數位擴大器技術,全數位擴大器技術理論上能夠帶來低失真、全頻段無相位差、大動態範圍的優勢,但在實際應用上確有其難以完全實現的問題,至於是那些問題造成理論和實際用上的落差,如有機會筆者會在後續的文章中加以詳細介紹。 除了筆者上面介紹過的技術外,SONY Walkman 產品上常見的還有使用在播放器喇叭上的 xLOUD 和 Clear Phase 技術,和音樂效果增強的 ClearAudio 技術,前面兩個技術主要是讓內建揚聲器能在小體積下獲得更大的音量,而 ClearAudio 技術則比較接近 Beats Audio 那類型的音樂加強技術,涉及較複雜的音樂調整和設計者的經驗,比較像是一款經由專家設計過的等化器效果,對於重現原始音訊上沒有太多的幫助,但有時候的確能夠帶來更加有趣的聆聽體驗。 回過頭來,SONY 在音訊處理上耕耘了相當長一段的時間,也為自家產品加入相當多的特色和音訊處理技術,而這些音效技術是否有其存在的價值?就筆者的觀點來看,S-Master數位擴大器技術涉及硬體處理流程上的突破,是一項相當值得繼續研究的技術,如何更接近全數位放大技術理論上能帶來的優勢,將是未來需要繼續努力的目標,而其他和重現原始音訊不大相關的技術,建議還是留給較平價的產品使用即可。 |
手机版|外设堂
( 辽ICP备13014379号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549号
GMT+8, 2025-5-9 19:07 , Processed in 0.03601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