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Nikon 推出全片幅單眼相機的速度非常驚人,短短半年內就推出兩款,最新的 D750 的價格幾乎是挑戰全民皆全片幅,而且規格與 D810 基礎的差異並不是太大,如果不是專業使用者,改投入 D750 的懷抱,有相當的性能之外,輕盈的機身會更有利於日常使用。 以型號來看像 2008 年出的 D700 的後繼機種,不過其實它比較介於 D610 與 D810 之間,是全新定位的機種,機身縮小到比 D610 還小一點點,機身按鍵配置比照 D610,取消掉很多高階的按鍵、插槽配置,規格卻又與 D810 看齊,它還加入了可上下翻轉螢幕,雖然不能完全上掀自拍,錄影及取景時都會很有幫助,可以讓一般使用者容易上手、沒有負擔。 ▲Nikon D750 ▲可切換自動、手動之外,中間按鍵可切換更多模式。 ▲兩層的模式轉盤,下層是各種拍攝模式,有靜音、連拍等。 ▲輸出入端子豐富,HDMI、USB、外接電源等都具備。 輕盈機身、舒適手感D750 設計比較類似 D610,機頂轉盤設計沒有像 D810 有較複雜的多按鍵、多層設計,僅延續 D610 的第二層拍照模式設定,機身其他設定也大致上差不多,比較偏向中階機種的乾淨、簡單化;手感相當不錯,體積很輕小,女生拿也不會太過,男生用也可以剛好四指握持,配置的相當不錯。 ▲提供兩個 SD 的記憶卡插槽,錄影以及拍照可分開記錄,方便管理各類影像。 ▲體積與 D610 差不多,握把處加深後,握持的穩定性更好,手感相當不錯。 新功能同步搭載說 D750 是介於 D810 及 D610 之間的機種,從新功能就可看出來,D810 有部分延續自 D4s 的功能,而許多新功能也同步搭載到 D750,像是高光測光,開啟後能從相片顯示斑馬紋,查看高光區域,是實用性很高的進階功能;群組對焦以及調控檔都是新功能,且都具有很高實用性,群組對焦的單點 AF、動態區域 AF、3D 追蹤、自動區域 AF 等模式,都比照 D810 加進去了。 不過它也是有部分功能比高階的 D810 少一些,像是新的 S RAW 格式就沒有,較小尺寸的 S RAW 檔案不管是對專業使用者或一般使用者,使用上都很有幫助,沒有納入不免有些可惜;此外,機身上的 info 與 i 鍵、新的快門結構、靜音模式等功能,都讓 D750 與高階機種無異。 ▲拍完的照片能直接在相機裡做很多的修飾,幾乎可以不用進修圖軟體就能有很多變化。 ▲新增的扁平調控檔,讓逆光或高光情形下也可保持影像的細節,只是會喪失一些鮮豔度。 ▲除了有 51 點對焦點之外,新的對焦模組也搭載了,包括單點 AF、自動區域 AF 等。 ▲有間隔定時拍攝功能,自訂的時間、拍攝張數都很細微。 D810 同級翻轉螢幕Nikon 第二款搭配翻轉螢幕的單眼相機,翻轉螢幕帶來的好處主要在取景方便性以及錄影時的取景,在錄影能力上,它有與 D810 差不多的水準,搭配翻轉螢幕會更靈活應用,沒有可翻轉成自拍的能力,不過就算沒有也還算是合理,畢竟這麼大一台很難單手持機自拍,可以透手機連線透過軟體按快門。 ▲機身許多設定非常貼近一般使用者,像是上下掀螢幕就對取景很有幫助。 ▲就像高階機種一樣,螢幕有校色功能,能把螢幕顏色調整成跟家裡電腦的相同。 內建 Wi-Fi 功能D750 是 Nikon 單眼中少數直接內建 Wi-Fi 功能的機種,是較通俗的功能,手機裝上 WirelessMobileUtility,就能從手機下載相片、遙控拍照,遙控拍照的功能較少,不過拍攝的照片能直接儲存到手機裡,配合i鍵可以快速的啟用 Wi-Fi,連線以及遙控的速度都算滿順暢的,預設沒有設定密碼,可以自己設定。 ▲手機 App 可以遙控拍照,功能少了點,只能觸控對焦、按快門等,主要能用來自拍。 機身功能說明強大的錄影功能D750 有媲美 D810 的電動光圈、高光顯示斑馬紋,拍相片時有的 Effects 特效也能用在錄影上,功能有素描、微縮模型、保留特定色彩、高低色調、剪影等,錄影解析度也是主流的 1920x1080/60fps,在 LV 模式下顯示的資訊也很多,電子羅盤、高光顯示等,幾乎與拍照時相同。 ▲使用新增的電動光圈錄影,能有更平順的光圈變化,不會忽明忽暗。 ▲錄影時也有高光顯示斑馬紋以及電子羅盤,電子羅盤還有三維空間的度量。 Nikon D750 畫質表現▲焦距:50mm 快門:1/125 秒 光圈:F5 感光度:ISO 800 模式:A ▲焦距:38mm 快門:1/100 秒 光圈:F11 感光度:ISO 1250 模式:A 重點檢視:專業、一般使用者通吃的全片幅單眼
產品規格
|
手机版|外设堂
( 辽ICP备13014379号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549号
GMT+8, 2025-8-24 20:28 , Processed in 0.05945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