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正式發表 A7 後繼機種 A7 II,新機最大特色就是它是首款具有五軸防震的全片幅微單眼機種,並且具備與 A7 相同的 2,430 萬全片幅感光元件以及 117 點相位對焦以及 25 區混合式自動對焦系統等規格,錄影也新增 XAVC-S 格式,算是進階、專業用戶通吃的新選擇,預計 12 月底開賣,機身建議售價 54,980 元。 首款五軸防震全幅機種Sony E 接環中的高階機種 A7 系列,各自有不同定位,有追求高畫質的 A7R 、適合所有人的 A7、訴求高感光效果的 A7s,到現在推出介於 A7、A7s 的 A7 II,同樣是全幅機種,外型與 A7s 相仿,但做了不少修改,像是握把加深,握持會更穩定,接上較長的鏡頭也能有不錯穩定性,機身增加了兩顆自訂鍵,包括原本的總計有三顆 C 鍵;機頂前方及後方都稍微凸出,前方的快門鍵沒有那麼靠近,比較不顯侷促,不會讓手指卡在一起,後方則能較順利的按到螢幕上方的 MENU及C3 兩鍵,機身尺寸差不多,有稍微瘦一點,也反映在背面的螢幕上,螢幕同樣是 3 吋可上下掀觸控螢幕,厚度更輕薄一些。 規格則有與 A7 相同的 2,430 萬全片幅感光元件之外,大致上規格都與 A7s 相當,最特別的就是首創全幅機種中五軸防震的設計,拍照或錄影都有前所未有的穩定性,對焦系統也提高到 117 點相位對焦以及 25 區混合式自動對焦,對焦速度提高不少,另外錄影能力也增加 XAVC-S 格式、並有外接耳機插槽,可應付專業錄影需求。Sony A7II 機身建議售價 54,980 元,Kit 組搭配 28-70mm 鏡頭售價 62,980 元,預計 12 月底正式開賣。 ▲Sony A7 II 機身尺寸與前代相當,厚度縮減不少,握把處也變得比較深,會更好握。 ▲螢幕側按鍵配置變化不大,比較大差異在觀景窗下方的角度,變成稍微傾斜。 ▲機頂更簡潔,多了 C1、C2 兩顆自定鍵。 ▲快門鍵往前提,維持雙轉盤的功能。 ▲機身很有特色的軍艦部,大致上沒有變化。 ▲螢幕同樣是 3 吋 122.8 萬像素,可翻轉及觸控,但是變得更薄。 ▲左側各式端子,可外接耳機插槽,讓錄影使用者外接監聽耳機。 ▲前方鏡頭環變成鋁美合金材質。 ▲新款垂直手把 VG-C2EM。 Sony A7 II規格表
A7s、A7II 外觀比一比▲左圖 A7II,正面左側的握把比較深,上方快門鍵也比較凸出。 ▲A7II 機頂多了兩顆自訂鍵,轉盤配置相同。 ▲從側面可看見 A7II 機身比較薄一點。 ▲螢幕側按鍵是相同配置,上方設計稍有調整,會比較容易按到 MENU 及自訂鍵。 ▲另一側則幾乎相同,也能看到 NFC 的符號。 ▲螢幕相比,A7II 薄了很多,翻轉角度則相當。 五軸防震幾乎對應所有 E、A 接環鏡頭這次 A7II 發表最特別的就是五軸防震技術,Sony 特別強調這項技術是 Sony 新開發的穩定機構,並非沿用攝錄影機的 B.O.S.S 或是與 Olympus 合作技術,五軸防震是 A 接環的 SteadShot 以及 B.O.S.S 兩項技術結合的結果,這技術可偵測上下、左右以及轉動這五種方向的震動,使 5 個感應器紀錄五軸震動,再透過專門處理的 LSI 後移動感光元件的三軸,進行五軸震動的補償,除了影像穩定的表現之外,它還兼具組件微型設計的基礎以及低電耗的特性,並不會因為這些行為,讓相機的耗電量大增,耗電量甚至比 A7 還要改善,這套防震技術最高可達到 4.5 級的補償。 不過要用到五軸防震,鏡頭也必須支援將鏡頭資訊傳回相機,Sony 的大多數 E 接環境頭都適用,僅有少數較舊的鏡頭不支援,使用 Sony 轉接環後的 A 接環鏡頭也能支援,如果是他牌鏡頭則完全視鏡頭有無電子接點,能否傳送鏡頭資訊到相機決定,另外也能用手動鏡頭焦距,讓鏡頭有穩定影像的效果。 ▲五軸防震是 Sony 新發的技術,Sony 特別強調無與他牌技術合作。 ▲這技術可偵測上下、左右以及轉動這五種方向的震動,做到五軸的防震效果。 ▲五軸防震技術的結構,特別做到輕量化以及省電。 ▲幾乎適用 Sony 的所有鏡頭,透過轉接環,部分其他廠牌鏡頭也能使用,但效果不一。 同場加映:Sony A6000 白色版及新鏡 70-300mm F4.5-5.6 G SSM II針對聖誕節將至推出的 A6000 白色版,除了雪白的機身之外,其他規格都相當,2430 萬畫素 Exmor APS HD CMOS 感光元件、179 個對焦點相位自動對焦系統、0.06 秒自動對焦以及每秒 11 張連拍等特點,詳情可看 Sony A6000 中高階微單眼評測:92%對焦範圍、0.06 秒對焦速度,操控性能皆夠水準。 ▲雪白的 Sony A6000 看起來很吸引人,不過鏡頭可能都要找銀色的搭配才比較好看。 新鏡 SAL70300G2 預計上市日期及價格都尚未公佈,主要新特色如下:
▲新鏡 70-300mm F4.5-5.6 G SSM II 現場只有展示,預計上市日期及價格都未知。 |
手机版|外设堂
( 辽ICP备13014379号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549号
GMT+8, 2025-8-24 16:18 , Processed in 0.05604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