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外设堂 首页 业界动态 存储 查看内容

PCIe SSD来袭?三星XP941 SSD

2014-5-16 15:3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194| 评论: 3|来自: 驱动之家

摘要: 不得不说,SATA接口已经廉颇老矣,SATA 6Gbps完全无法满足高性能固态硬盘的需要,新提出的SATA Express速度提升不明显,使用也极为不方便,前景堪忧。这时候,便捷、快速的PCI-E就成了上佳之选,SATA Express其实就 ...

不得不说,SATA接口已经廉颇老矣,SATA 6Gbps完全无法满足高性能固态硬盘的需要,新提出的SATA Express速度提升不明显,使用也极为不方便,前景堪忧。

这时候,便捷、快速的PCI-E就成了上佳之选,SATA Express其实就引入了PCI-E,只不过搞得太麻烦了,迷你的微型接口M.2倒是悄然兴起了,固态硬盘的一个新分支正在迅速壮大。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三星的M.2接口“XP941”,性能相当彪悍。

三星XP941 SSD评测:PCI-E快得过分!

三星XP941 SSD评测:PCI-E快得过分!

M.2其实和SATA Express一样都出自标准组织SATA-IO,最早叫做NGFF(下一代微型接口),以图取代mSATA。它在设计原理上很像SATA Express,也是将PCI-E、SATA 6Gbps信号整合在一个接口内,但具体如何取决于厂商的选择。

M.2接口固态硬盘有多种标准规格,可以单面,也可以双面,宽度是统一的22毫米,长度则有30毫米、42毫米、60毫米、80毫米、110毫米等五种,可根据需要选择。它们分别用宽度加长度数字的组合作为标记,比如22×80毫米的就写作M.2 2280

三星XP941 SSD评测:PCI-E快得过分!

XP941其实在几乎一年前就已经宣布量产,号称是全球首款消费级的原生PCI-E固态硬盘(接口是M.2 2280),而此前这只能在企业级领域看到。

由于是OEM产品,三星并未透露太具体的细节,尤其是架构方面,只说容量128GB、256GB、512GB,持续读取速度最高可达1.4GB/s。

同样因为是OEM的缘故,零售市场上难得一见,日本秋叶原也才刚刚搞到。AnandTech的评测样品是三星澳大利亚OEM零售商RamCity提供的,512GB最大容量版本,而且慷慨地给了俩,可以组建RAID 0。

同时送测的还有个Lycom DT-120 PCI-E 3.0 x4转接卡,可以将M.2接口固态硬盘插到PCI-E插槽内,价格大约25美元。

三星XP941 SSD评测:PCI-E快得过分!

经过挖掘可知,PX941采用了三星自家主控S4LNO53X01,支持PCI-E 2.0 x4,理论最高带宽大约1560MB/s。软件接口方面还是AHCI。

具体规格未公布,猜测可能类似消费级840 EVO里的第五代MEX(三核心Cortex-R4),只不过后者是支持SATA。

它搭载的三星19nm 64Gb(8GB) Toggle 2.0 MLC闪存颗粒持续读写速度最高1170MB/s、950MB/s,随机读写速度最高122000 IOPS、72000 IOPS,相当强悍,而待机、读写功耗分别只有0.08W、5.8W。

512GB版上正反面各有两颗闪存,这就意味着采用了多达16 Die封装

编程/擦写循环指标不详,估计和21nm的一样是3000次。三星没有公布任何耐久性参数,不过毕竟是OEM产品,会随着笔记本一起提供质保。

三星XP941 SSD评测:PCI-E快得过分!

奇怪的是,三星Magician工具却认不出来它是自家产品,还是OEM的缘故。

三星XP941 SSD评测:PCI-E快得过分!

价格方面因为不是零售的,所以只有个大概值。128GB的贵一些,256GB的还好,略高于浦科特M6e,但是相比于企业级的OCZ RevoDrive便宜太多了。 

三星XP941 SSD评测:PCI-E快得过分!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D.kun`PaJero 2014-5-16 20:36
坐等SSD白菜价,已经感觉到SSD要白菜了
引用 26834351 2014-5-16 19:15
不买也来捧人场,
引用 教父 2014-5-16 18:48
这还便宜啊- -屌丝用不起

查看全部评论(3)

手机版|外设堂 ( 辽ICP备13014379号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549号

GMT+8, 2025-5-11 15:38 , Processed in 0.07471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