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外设堂 首页 业界动态 硬件 查看内容

N16高规格升级 Asus RT-N18U无线路由来了

2014-5-7 16:1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052| 评论: 2|来自: techbang

摘要: 多年前Asus推出RT-N16這款無線路由器,強大的硬體配置讓不少人動手進行改機,貼散熱片、刷韌體、塞入2.5吋硬碟都有人實做。近期Asus將再度照顧2.4GHz的使用者,推出RT-N18U無線路由器,處理器升級為Broadcom BCM4708 ...

多年前 Asus 推出 RT-N16 這款無線路由器,強大的硬體配置讓不少人動手進行改機,貼散熱片、刷韌體、塞入 2.5 吋硬碟都有人實做。近期 Asus 將再度照顧 2.4GHz 的使用者,推出 RT-N18U 無線路由器,處理器升級為 Broadcom BCM47081,無線網路也加入 TurboQAM 功能,速度提升至 600Mbps

RT-N18U 來接棒

Asus RT-N16 的出現,可謂是路由器改機風潮的一股勢力,當年 RT-N16 的硬體配置在家用市場相當高階,加上原廠的韌體又不怎麼樣,讓市場上形成一股「買硬體、刷韌體」的風潮,也讓原本執行效能並不好的 RT-N16,頓時成為玩家眼中的聖物。

筆者原以為目前已逐步進入 802.11ac 的時代,Asus 的 802.11n、2.4GHz 規格無線路由器應該就停在 RT-N16 身上了,沒想到近期又將推出 1 款 RT-N18U,不但用上了 Broadcom 的高效能網路 SoC BCM47081,包含 800MHz Cortex-A9 處理器,以及 USB 3.0 之外,無線網路晶片更使用了 BCM4360,即使是在 802.11ac 不支援的 2.4GHz 頻段下運作,也能夠將 802.11ac 的 256-QAM 調變套用在 802.11n 身上,讓 802.11n 3T3R 的理論傳輸速率從原本的 450Mbps 躍升至 600Mbps。

Asus RT-N18U 規格:  

  • 網路 SoC:Broadcom BCM47081
  • 無線網路晶片:Broadcom BCM4360(802.11 b/g/n)
  • 天線:2.0dBi x 3 或 1.8dBi x 3
  • 有線網路:10/100/1000Mbps
  • 無線網路:802.11 b/g/n、3T3R、TurboQAM
  • 連接埠:RJ45 x 5、USB 2.0 x 1、USB 3.0 x 1
  • 記憶體:256MB DDR3
  • 尺寸:116 x 93 x 145(mm)

硬體規格方面,RT-N18U 的有線網路為 GbE 等級,並支援 Hardware NAT(IPv4),無線網路為 802.11n、3T3R、450Mbps,如果使用支援 TurboQAM 的無線網路卡,則可提升至 600Mbps。天線採用可拆式,根據 NCC 的資料,依據供應商的不同會有 2.0dBi 和 1.8dBi 的版本。原本在 RT-N16 上的 2 個 USB 2.0 連接埠,變更為 1 個 USB 2.0 和 1 個 USB 3.0;USB 埠支援 Hub 集線器,在電力供應許可的狀況下可同時使用網路芳鄰分享檔案、DLNA、列印伺服器、3G/4G 無線網卡、Download Master 等多種功能。USB 埠位置也從 RT-N16 的機身後方相互重疊,變更為 USB 3.0 位於機身前方、USB 2.0 在機身後方的配置。


▲Asus RT-N18U 的外型依照近期的菱格紋造型設計,而非 RT-N16 的便當盒造型。


▲機身前方有個 USB 3.0 連接埠,


▲機身後方 I/O 由左至右分別為電源輸入、電源開關、USB 2.0、重置鈕、WAN 埠、4 個 LAN 埠、WPS 按鈕。


▲天線採用外接可拆卸式,讓使用者更換自己喜歡的規格。


▲機身底部和側面開了許多的散熱孔。

以下的拆解動作僅是讓讀者對 Asus RT-N18U 有更深的認識,擅自開啟內部會喪失保固,也可能會對使用者造成傷害,請各位讀者在家不要模仿。


▲電路板正面,因應網路 SoC 和無線網路晶片的散熱需求,機身內部附有 1 大片鋁質散熱片,與晶片之間使用導熱墊相互接觸。電路板版本已經到了 2.20,可見在正式出貨前已做過多次設計上的更動。


▲電路板背面主要安放電源處理相關零件,較大的 1 塊灰色晶片即為快閃記憶體。


▲快閃記憶體採用 Spansion S34ML01G100TFI00,容量 128MB,SLC 類型、理論抹寫次數為 10 萬次(盡量刷機吧)


▲網路 SoC Broadcom BCM47081,為 BCM4708 的單核版本,800MHz。


▲RAM 使用 Samsung DDR3-1600 256MB。


▲無線網路為 Broadcom BCM4360,PHY 部分支援 802.11 a/b/g/n/ac draft,由於運作在 2.4GHz,所以僅支援 802.11 b/g/n。


▲位於機身前方的 USB 3.0 連接埠零件,外殼接地部分蓋住了訊號線,對於減少 USB 3.0 干擾有一定作用,另一面也有使用吸收電磁波材料將連接埠包覆起來。


豐富的功能與設定

RT-N18U 的預設位址為 192.168.1.1,帳號密碼則是 admin/admin,並未有所更動,介面部分也保持 ASUSWRT 的風格,一進入首頁即可掌握機器絕大部分的運作狀態,首次運作會跳出設定精靈帶領使用者逐步設定。進入網頁管理介面後,左方為各項設定分頁的連結,中間為目前機器的連線狀態,右方則是目前有線和無線網路,各項資訊和無線網路基本設定。機器的運作模式(支援無線路由器、中繼 Repeater、AP、WISP)、韌體版本(3.0.0.4.374_4983)、重新開機等功能也在頁面上方。


▲Asus RT-N18U 設定首頁。

一般設定中,可管理訪客無線網路、流量 QoS、家長電腦控制(上網時間管理功能)、USB 應用、AiCloud 等幾大項。訪客網路可設定3組,每組皆可有自己的 SSID、加密設定,以及是否存取內部網路、MAC 位址過濾等功能。流量管理 QoS 部分則是採用通訊協定和通訊埠過濾,預設已有 Web Surf(TCP 80)、HTTPS(TCP 443)、File Transfer(TCP 80)、File Transfer(TCP 443)4 種規則,如果不滿意的話,也可調整為使用者自訂 QoS 規則,自行設定通訊協定(TCP/UDP)和通訊埠,在 5 種優先權和頻寬部分中自行選擇。此處也可即時監控網路流量,包含網際網路、有線網路、無線連結 3 種。


▲使用者可自訂優先層級的最大和最小頻寬,影響部分遊戲流暢度的 ACK 和 SYN 封包預設值為最高優先權。

家長電腦控制則可控制連線至 RT-N18U 的電腦,對外上網的允許時間。USB 應用則是和高階機種一樣豐富,AiDisk(FTP)、伺服器中心(iTunes、DLNA、Samba)、網路印表機伺服器、3G/4G USB Modem、Time Machine、Download Master 等功能,加上 RT-N18U 支援 USB 集線器,所有功能都能夠同時使用,不若他牌產品同時僅能使用 1 種或數種功能。


▲眾多與 USB 介面有關的功能皆在 USB 應用分頁下。

AiCloud 功能則是與雲端存取相關的部分,包含和自家的 Webstorage 進行檔案同步的動作,或是將 USB 儲存裝置和其他電腦內的資料由外部網路存取,RT-N18U 在上市時將會隨貨附贈 50G 雲端空間 1 年。

進階設定部分,無線網路依然有著許多細項可供設定,包含隱式和顯式的 Beamforming,以及 TurboQAM 和降低  USB 3.0 干擾(預設開啟),無線網路發射功率也在此以 mW 為單位輸入數值設定,預設 80mW,最大 200mW。有線網路則有重要的 IPTV 功能,當家中 MOD 連接在 RT-N18U 後方時,即可至此處調整。外部網路則有雙 WAN 的設定,除了原本在機身上標示為 WAN 的連接埠之外,還可指定 LAN 埠中 1 埠或 USB Modem 作為第二個對外網路,可達成容錯移轉和負載平衡(可設定分配比例)的功能。譬如公司提供內部網路和外部網路,即可藉由 RT-N18U 的雙 WAN 和路由規則讓電腦同時享有兩者。


▲雙 WAN 功能在家用市場相當少見,卻是個在緊急狀況非常好用的功能,例如筆者住家最近在拉光纖,原本的銅纜已被拉掉許多次,此時就可使用 USB Modem 上網。

目前尚不普及的 IPv6,RT-N18U 也預先內建功能。VPN 部分同時支援伺服器和用戶端功能,不但能夠加入別人的網路,也能夠建立 VPN 通道讓其他電腦從遠端加入網路。伺服器的連線協定支援 PPTP 和 OpenVPN,用戶端則是多了 L2TP 可供使用。防火牆部分支援網址過濾、關鍵字過濾、網路服務過濾,設定條件最多有 128、128、32 條,比起一般無線路由器 10、20 條規則多出許多。


▲VPN 部分支援伺服器架設,讓其他電腦也能夠透過網際網路連回家中的網路。

效能符合期待

按照往例,無線網路配合 Intel Centrino Ultimate-N 6300 進行測試,TurboQAM 部分則是因為目前 Asus PCE-AC68 尚未在台上市而沒有借測(據傳有上市計畫),軟體則是搭配 iperf 進行資料吞吐量的測試。USB 儲存裝置則是利用硬碟外接盒裝上 SSD,利用 FastCopy 進行讀寫測試。


▲Asus RT-N18U 測試結果。


▲Asus RT-N18U USB 儲存裝置測試結果。

RT-N16U 的測試結果符合筆者對這台產品的期待,session 數量因為單台電腦的限制僅能測出這麼多條(RT-N18U 應有 30 萬條),對於家中大部分產品還在 2.4GHz 的使用者來說,RT-N16U 是個不錯的無線路由器,雖然在價格上其他廠商有推出更便宜的 802.11n 3T3R 無線路由器,但若要產品多功能和處理器效能,也很難找到第二家產品了。由於 RT-N18U 目前尚未上市,建議售價也未知,據聞產品目標將直接取代 RT-N16,很有可能出現新台幣 3,000 元以下的價位。

另外一點,RT-N16 當初受到歡迎,就是因為刷機風潮的影響,如今 RT-N18U 原廠已內建多種功能,穩定性也提高了,刷入第三方韌體不外乎是為了更好的 QoS 管理(Tomato)或是更穩定更快(Asuswrt-merlin),似乎也沒有什麼必要刷機。TurboQAM 賣點以台灣地區來說,也僅有市面上幾台旗艦手機能夠支援(採用 Broadcom 802.11ac 晶片的機種),對於一般使用者的吸引力較小。總而言之,若是使用者的使用情境符合 802.11n 單頻 2.4GHz、以及希望無線路由器效能高、功能又多,甚至能夠提供低階 NAS 的功能,那麼 Asus RT-N18U 的確可以放入口袋清單中。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D.kun`PaJero 2014-5-8 00:43
样子还是以前一样,没有怎么变化
引用 教父 2014-5-7 23:19
路由都这么高端。

查看全部评论(2)

手机版|外设堂 ( 辽ICP备13014379号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549号

GMT+8, 2025-5-3 07:48 , Processed in 0.06543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